Ø 个人简介
王继杰,男,1965年11月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航空轻合金、纳米功能材料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辽宁省航空基金、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重点建设项目等纵向课题10项,企业院所横向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日本铜合金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航空学会三等奖一项。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材料学会会员;航空学会会员;留学回国基金评审专家;航空基金评审专家。
Ø 教育经历
1984.9-1988.7东北工学院金属材料系本科学习;
1994.9-1997.4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硕士学习;
1998.10-2002.3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材料开发系攻读博士学位;
2002.9-2004.8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后。
Ø 工作经历
1988.7-2002.6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助理工程师,讲师;
2003.3-2005.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
2002.11-2003.4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未来科学共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5.3-现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Ø 研究方向
航空轻合金增材制造、形状记忆合金、纳米碳功能材料。
Ø 授课情况
主讲“工程材料”、“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先进航空材料概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导论”、“功能复合材料”等本科课程。“扩散与固态相变”、“合金热力学”等研究生课程。
Ø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具有高导电性的新型Cu基低热膨胀合金的制备。国家自然科学专项基金,2003.1-2003.12。9万元;
2. 具有高导电性的新型Cu基低热膨胀合金的制备。教育部博士后基金,2010,3万元;
3. 金属基复合石英光导纤维的制造及性能研究,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5,2.5万元;
4. 涡轮盘用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稳定性的研究,辽宁省航空专项基金,2007,7万元;
5. 应力、温度和磁场耦合作用下的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及其在新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5万元;
6. 耐高温金属基复合光导纤维材料的研究,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50万元;
7. 真空往复运动熔融金属射流快速凝固制备层状铝镁复合材料,中国航空一集团科学基金,2009.10-2011.9。8万元;
8. 搅拌摩擦加工NiTip/Al功能复合材料界面调控及其对物理与力学性能影响(金属所申报合作课题),2012-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万元;
9. 稀土元素改善GH4169合金长期组织稳定性的研究,2009.9-2011.8,轧制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6万元;
10. 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的组织性能检测,2011.1-2013.12,东北大学横向课题,23.5万元;
11. 车辆轻量化材料制备与分析研究,2011.10-2012.9,东北大学横向课题,5万元;
12. 真空高温低压渗碳用金属合金材料,2011.10-2012.9,东北大学横向课题,5万元;
13. NbNiTi合金冶炼及成分分析测试,2012.12-2013.12,东北大学横向课题,4.5万元;
14. NiMnCoIn合金成分组织研究,2013.1-2013.12,东北大学横向课题,12万元;
15. ×公司横向课题,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性能,2017.1-2018.12,32万元。
Ø 科研获奖情况
1.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航空用高强高韧变形铝合金加工技术及应用,省级,三等奖 刘春忠;刘玉林;王继杰,2022-06-29;
2.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多功能航空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学会、协会奖,三等奖,卢少微;曾尤;李伟;王晓强;马克明;张璐;马承坤;王继杰2020-11-18;
3. 2019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AlCrFeNiTi高熵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市级,三等奖,农智升;李宏宇;王继杰,2019-07-10。
Ø 代表性论著
1. 连发增,支起铮,王继杰。材料物理性能,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9,约40万字,本人负责11万字。
2. J. J. Wang, T. Omori,Y. Sutou, R. Kainuma, K. Ishida,Two-way Shape Memory Effect Induced by the Cold-rolling in Ti-Ni and Ti-Ni-Fe alloys, Scripta Materialia, 52(2005),311-316. SCI
3. Wang J J, Omori T, Sutou Y, Kainuma R, Ishida K.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Expansion Properties of Invar-type Cu-Zn-Al Shape Memory,J Electron Mater, Vol.33, No.10,2004, pp1089-1102. SCI
4. R. Kainuma, J.J. Wang, T. Omori, Y. Sutou, and K. Ishida,Invar-type Alloys induced by cold-rolling deformation in shape memory alloy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80, No.23, 10(2002). SCI
5. 王继杰,宗亚平,秦高梧,郝士明,g-TiAl基双相合金等温分解初生片层组织的相成分和相变应力,金属学报, Vol. 34, No.5, (1998),pp.538-544。SCI
6. 王继杰,蒋 敏,郝士明,g-TiAl基双相合金片层组织不连续粗化的驱动力与动力学,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27, No.3, (1998), pp.161-164。EI
7. 王悦,王继杰,倪丁瑞,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2020.11
8. Y. Y. Bai, J. J. Wang, S. S. Wei, NI deposited onto MWCNTs buckypapers for improved broaded EMI shielding, Nano, 2018.9
9. 李民,王继杰,李昊泽,马颖策,Y对无取向 6.5%Si 钢凝固组织、中温压缩变形和 软化机制的影响,金属学报,59卷3期399-412,2023.3
10. 杨超,王继杰,马宗义,倪丁瑞,7B04铝合金薄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及接头低温超塑性研究,金属学报,51卷12期,1449-145659,2015.12
Ø 授权发明专利
1.一种多自由度数控冶金射流直接成形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发明2013101965430.0
2. 一种平面往复运动喷射沉积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设备,200710010694.7
3. 一种温度感知开关动作的铜合金制备方法,200710010695.1
4. 镁合金整体铸造音箱及其制造方法,20081001122.8
5. 一种树脂薄膜密封保护水介质真空直接水淬热处理的设备,201110419796.0
6. 高导电性、膨胀系数可控制的铜基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2005/9
7. 形状记忆合金颗粒增强轻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11/06
8. 金属箔数控剪裁胶合直接成型增材制造设备及方法,ZL202010692249.9
9. 一种真空环境下面积扩展制备金属薄膜的装置及方法,ZL202010206122.1